2020-06-10 07:29
专家: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 温颖
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发现,世界上有70%的人有口腔疾病。为了提醒人们爱护牙齿,1989年由卫生部、教育委员会等部委联合签署,确定每年的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,宗旨是通过爱牙日活动,广泛动员社会力量,在群众中进行牙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,增强口腔健康观念和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识,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口腔健康水平。
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,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,吃的东西更是琳琅满目,很多人对于美食的诱惑更是不可抵挡,看上一样吃一样,可是在吃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保护牙齿,在吃完东西后也没有做好牙齿的清洁工作,从而导致了龋齿的产生。
牙齿是人体组织中一个重要器官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口腔卫生知识逐渐得到普及,人们开始意识到牙齿健康的重要性。但是几乎每个上了年纪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口腔疾病,年轻时的“虫牙”经年累月,往往会因损坏严重而被拔掉。
龋齿俗称虫牙、蛀牙,是细菌性疾病,因此它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,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。如不及时治疗,病变继续发展,形成龋洞,最终会导致牙冠完全破坏消失。未经治疗的龋洞是不会自行癒合的,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牙齿丧失。
龋齿的发展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,即浅龋、中龋、深龋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温颖教授提到,浅龋主要发生在牙釉质,也就是牙齿最表面,一般来说没有痛觉,所以也容易让人忽视;中龋发生在牙本质,这时候会出现刺激性疼痛,即给它刺激(酸、苦、辣等)才会疼,不刺激就不会疼;深龋发生在牙神经,这时候无论给不给刺激都会疼痛,也叫做自发性疼痛。
每个人一生拥有两副牙齿,随着乳牙的脱落,恆牙的萌出,第二副牙齿闪亮登场,它将伴随我们一直到老。世界卫生组织对牙齿健康的标準定为8020,即到80岁至少应有20颗功能牙能够正常咀嚼食物且不鬆动。然而,目前很多人离这个标準还有一定的差距。
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温颖教授介绍,导致牙齿损伤的不仅仅只有龋齿这一个原因,最主要的是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用牙习惯,比如说:
1. 长期喝碳酸饮料
2. 长期吃酸性食物
3. 牙齿清洁不到位
4. 使用粗牙籤剔牙
5. 刷牙方法不得当
6. 忽视牙齿的检查和治疗
7. 晚间及饭后不刷牙
8. 把牙齿当工具使用
在上述原因中,又以第七点“晚间及饭后不刷牙”最为常见,而第八点“把牙齿当工具使用”,比如说用牙齿开啤酒瓶盖等,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牙齿的崩裂,十分不建议这种行为。
龋齿是牙科门诊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。生活中,要想预防龋齿的发生,首先必须改正不良的用牙习惯,比如说,刷牙方法不得当、晚间及饭后不刷牙、喜欢喝碳酸饮料和吃酸性食物等;其次,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,这能帮助我们早期发现隐患牙齿,查出牙周问题,及时地保护牙齿和口腔的健康。
牙齿是人体重要的咀嚼器官。俗话说,民以食为天。一副健康的牙齿对我们的饮食和生活都尤为重要。我们应该爱惜自己的牙齿,它不仅能帮助我们良好地消化,除此之外,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,也可以让我们更美观、更加自信。
当前阅读:“小洞不补 大洞吃苦” 龋齿防治不可忽视
下一篇:“少糖”保护您的胰脏
热点资讯
时尚图库
猜你喜欢
历史资讯: